搜索
天气预报  汽车查询  火车查询  违章查询  万年历  在线电台  在线影视  快递查询  航班查询  
乡村法官—黄涛

如果说,青春是一片亮丽的晴空,他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星星;如果说,青春是一片盛开的花朵,他们无疑是其中一抹最亮丽的颜色。他没有豪言壮语,也并非大人物,但他是为民的执法者,他用自身行动赢得百姓的赞同,他就是全市法院系统的优秀法官黄涛。 当事人对他很“放心” 。

干工作尽职尽责,这是黄涛给自己定下的目标。进入法院工作快20年了,他一直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着。基层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,作为一线审判人员的他每年平均审结案件在200件以上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他常常满负荷运转,将案件依收案时间先后排列,定出开庭时间表,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。白天,她抓紧时间送达、开庭和调解,晚上写法律文书和阅卷,今年由他判决审结的116件案件中就有60多份的裁判文书是在家里完成的。

把“要我工作”变成“我要工作” 黄涛的认真不仅体现在办案的数量,更在于案件的质量与效果。“为了使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,调解是最好的途径。”在工作中,他总是想方设法、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,尽量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实现“案结事了”。

今年4月,黄涛在审理一起宅基地纠纷案中,家住丰县欢口镇姚庄村刘某与李某是邻居也是远亲,不久前,刘某欲将旧房改造扩建,因为地界不清,致使双方原本多年的地界纠纷进一步激化,纠纷双方拳脚相向,互不相让,经村干部几次调解也无效,无奈,刘某起诉到法院。

立案后,黄涛将调解现场设在当事人“家里”。首先,法官和村干部一起,进行现场勘察丈量地形,同时,摸准刘某迫切建房以及李某计较对方建房动土前没与之商量的心理。然后,邀请村干部一同面对面做起了调解工作。通过拉家常,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比方,劝说双方当事人以和为重,相互体谅,经过长达2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,终于取得双方一致认可的调解方案。最后,由法官画上地界,经过纠纷双方签字认可后,敲上木桩,确定地界,纠纷由此化解。

“要做就做最好”

俗话说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,碰倒家长里短的家庭纠纷谁都会头大,可是在民事审判庭,这样的案件又是不可避免的。对黄涛来说,凡是遇到家庭纠纷,第一想法就是“调解”。“这一类案件的当事人大多都是亲属关系,或者曾经是亲属关系,谁都不希望闹到法院。”黄涛常常这样跟同事说。

2012年11月,一名当事人以子女的名义将前妻告上法庭,要前妻支付儿女的抚养费。当黄涛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,他也没有多想,先看看能不能调解。在详细的了解原被告关系之后,黄涛才知道,原来儿子根本没有告母亲的打算,而且,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也一直不明确。查看卷宗他发现,包括一次上诉,这一家人已经是三进法院了。到底是什么样矛盾能闹这么长时间呢?他开始琢磨这家人矛盾的焦点到底是什么。在调解时,前妻提出来一个要求给他提了个醒——重新分配婚前财产。矛盾的焦点终于浮出了水面,经验告诉他,如果这次不解决利索,这个矛盾以后还会牵出更多的诉讼。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之后,黄涛跳出单纯的抚养费纠纷,当着一家四口的面,把他们长期积累的矛盾一条条的列了出来,逐一分析。归结到底,还是婚前财产分配不合理这一个大疙瘩在作怪。在听了黄法官的分析之后,一家人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,主动请黄法官给做个了断。

一桩纷繁复杂的家庭纠纷被黄涛这样归纳分割,矛盾的焦点清晰明了,争锋相对的双方心平气和的坐到一起,彻底解决了问题。看到离了婚的两口子能这样心平气和的谈问题,他打心眼里高兴,黄涛说 :“要解决就给他们解决利索!”。 (邵海林)


 

热门标签
南长街   荣巷   新区    道路   新闻工作者  
精华作品 更多..
客服一:小龙 1337887868 客服二:华东 656422881

苏公网安备 32032102000073号

投诉: 1337887868 投稿信箱:1337887868@qq.com
战略合作伙伴: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工网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三农网 新浪网   备案号: 苏ICP备10048142号
Copyright © 2008 - 2020 jswxw.net. 联系电话:0516-89239768 投诉建议:18921771468